查看原文
其他

《奇葩说》薛兆丰道破996真相: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技术琐话 2019-12-17

编者荐语:

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


以下文章来源于粥左罗 ,作者粥左罗主创团


作者 l 焦小糖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新一季的《奇葩说》有道辩题:


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


辩论收场之时,导师薛兆丰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管公司能够维持多久,陪着我们的这份简历会一直陪着我们。



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打工者思维。


几年前,我曾被一家知识付费平台深深伤害过。
 
一个熟人在那家平台做推广,所以极力邀请我报名听一节课。我不好意思拒绝,简单看了课程介绍后就报了名。
 
结果没想到,课程都结束了我还没上过课。
 
为什么?
 
因为那家平台的报名规则就是个坑。
 
他们先开放免费的预报名,告诉大家上课的大致日期。等到临近开课时才开放正式报名,让大家交钱。而在正式报名前,并不会发短信或邮件通知预报名的学员。
 
所以,我完全忘了正式报名这回事,自然也就没上成课。
 
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这事还是让我很郁闷,于是忍不住跟熟人吐槽:
 
你们在预报名的时候可以象征性收几十块钱,然后把预报名的人都拉到微信群里,在正式开课前再通知一下大家。这样预报名的人就不会忘了上课,也不会忘了付尾款,你们也能留住用户,赚更多钱。
 
我本以为他会很感激我的提议,没想到他却说:
 
你说的这些是策划的事,我就是一个搞推广的,安安心心做分内的事就行了。操这么多心干嘛,又不会给我涨工资。
 
听到他这么说,我立刻就闭了嘴。
 
典型的打工者思维老板给多少钱,就出多少力。老板不多给钱,就不多出力
 
看起来很公平。

可公平的代价却是,你日复一日搬的砖,最终都垒成了挡在未来路上的高墙。

01 
废掉一个人的
正是打工者心态


明明是一件能增加公司收益的事情,而我那位熟人却不愿意去做。原因很简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不会多拿钱,还容易出错,自己吃亏。
 
“给我6k工资我就出价值6k以内的力气。如果让我多出力气,那老板得先涨工资”。
 
貌似稳赚不赔的逻辑,背后隐藏的真相却是:
 
永远只会价值6k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身价,也就随之永远保持在6k这个水平线上。
 
但问题是,人不变环境在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年前也许仅凭6k的工作能力就能吃香喝辣,而现在可能啥都不是。
 
举个例子,前些年一些互联网公司刚开始设置运营岗位时,由于太缺人,所以对应聘人员的要求没那么高,即使工作能力只值6k,也到处都有企业抢着要。
 
而这两年随着运营行业的成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还是只能做价值6k的工作,不被裁员了才怪。
 
裁员很可怕是不是?
 
但对于一个停止成长的职场人来说,这或许是早晚都会到来的宿命。
 
请注意,这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成长
 
前不久,某次聚会又碰到了那位熟人,他早已离职到另一家公司。问起现状,他唉声叹气的说:
 
“大环境不好啊,天天累得要死。你说我这么卖力有啥用?还不都是给老板干的,换来的资源和机会也都是老板的。”
 
听着他满腹牢骚的抱怨,我没有说话。
 
只是在心里感叹,两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从“打工者思维”中跳出来。
 
简单想想就知道:
 
首先,那些他口中的资源和机会真的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赤手空拳赚回来的吗?如果没有公司和老板做背书,他以个人的身份能换来吗?
 
其次,即使这些机会和资源真的给了他,他有能力和信心驾驭住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人,最爱哭诉自己被老板压榨到一无所有,永远困在打工仔的身份中,跳脱不出。
 
而那些最终跳出来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既然自己不能驾驭大把的机会和资源,当务之急应该是跟能掌控的老板学习重要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资源和机会,而是驾驭资源和机会的能力。



02
打工者心态
背后的价值逻辑
先说一个小故事。
 
你走进一家水果店,准备买点儿橘子。
 
三块钱一斤的橘子,你买了三斤,最后支付9块钱。如果你觉得橘子格外甜,打算再买3斤送给父母,那么你一共就要支付18元。
 
因为橘子这种商品在店里早已明码标价,所以最终你的支出,并不取决于店家,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购买数量的多少。
 
这叫等价交换。
 
同样如此,在职场中,你最终能获得多少报酬,你的身价在什么段位,也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愿意付出多少,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
 
说回到我的那位老熟人,他那句“我就是一打工的”让我记忆犹新。
 
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打工仔,而打工仔的命运就是等着老板把自己买走,给自己定价。
 
老板给6k,他就只值6k;老板给8K,他还能窃窃自喜好一阵。
 
可实际上,他早已在这种被动的雇佣关系中,把自身价值的定价权交给了老板。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熟人,虽然原本的工资是6k,却能主动根据我的建议改进报名规则,为公司额外创造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值,那么他还会被老板漠视吗?
 
如果公司下一轮薪酬调整或者计算年终奖时,果然向他倾斜了,那么这一轮的定价权,其实完全是他自己主导的。
 
你可能会说,有的老板就是没良心,无论做多做少都只给6k。
 
很简单,你在工作过程中收获了能力的成长,创造的成绩也会变成简历上的亮点,完全可以离开这样的老板,奔赴更加光明的前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句话就是为这样的人准备的。


03
真正成熟的人
早已攥紧了人生的定价权 

若论自己掌握定价权,格力掌门人董明珠女士绝对有发言权。
 
36岁,她进入格力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销售员。
 
没多久,她就被派到安徽去找一家经销商要账,数额不小,42万元。
 
那个年代的中国,商业市场不成熟,契约意识不强烈,拖账赖账是常有的事。而且那笔账也是上一任业务员留下的烂摊子,董明珠完全可以找理由推辞不去。
 
但她下定决心要把这笔账追回来。
 
她跑到对方公司,找到对方老板要求对账。赖账的老板压根不理她,要么想尽办法躲她,要么对她下逐客令,就这么拖了三四十天。
 
这反而激起了董明珠的斗志。有一次,董明珠终于把赖账的老板堵在了办公室,言辞激烈的说:
 
“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赖账老板显然没想到,面前的一个小小销售员居然有这么大的决心。
 
最终,董明珠追回了这笔数目不小的欠款,办成了在很多同事眼中办不成的事。更重要的是,为格力创造了一笔原本已经“沉没的价值”。
 
如果当初董明珠因为自己只是个销售员,就只出销售员的力气,只做自己名下的业务,那她今天还会成为格力的掌门人吗?
 
绝对不可能。
 
她能执掌格力,完全是她自己争取来的。
 
她没有将自己限制在一个普通销售员的身份当中,也没有因为老板只给一个普通销售员的工资就得过且过,而是在销售员的岗位上用老板的心态去工作。
 
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里有句台词:拿两千块钱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你如果打算就钱做事,那你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
 
有些鸟儿注定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有些人是注定不平庸的,因为他们的心态和思维模式超越99%的人。
 

04

大V和菜头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去看大公司,那么你看见的全是压力和麻烦;如果你是以老板的心态去看大公司,那么你看到的全是学习机会。
 
把自己当打工者的人满腹抱怨,把自己当老板的人关注成长。

你的心态和思维模式,决定了你是谁;你值多少钱,最终也是自己说了算。


往期推荐


技术琐话 


以分布式设计、架构、体系思想为基础,兼论研发相关的点点滴滴,不限于代码、质量体系和研发管理。本号由坐馆老司机技术团队维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